近些年,为了优化资源配置、保护耕地。国家开始加大对农村自建房的整治力度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“严格管控非农农村基地”。202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“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行为”。
就在2025年3月,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,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的行为,不管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还是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土地,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。
从以上相继出台的文件来看,中央对农村自建房的整治力度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其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:一个是现在农村地区侵占耕地的现象较为严重,为了确保18亿亩耕地资源,以及国家粮食安全,就必须要对农村自建房进行严查。
另一方面,农村的建设用地占据了全国建设用地的一半,而这些土地的使用效益严重低下,实在令人惋惜,为了优化资源配置,国家开始加大对农村自建房的整治力度。
而对于中央文件要求严查农村自建房的指示,全国各地纷纷响应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5年4月中旬,已有28个省份启动相关整治工作,超过3000个县区进入实质性整治阶段。那么,有哪几类农村自建房将面临被拆除的风险呢?
第一类,在农村耕地上建造的房子
一直以来,农村居民都喜欢在耕地上建房子,而这恰恰是本轮整治的重中之重。根据《土地管理法》规定,永久基本农田是国家严格保护的耕地,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。所以,不管是农民在耕地上建房多久,都要将其全部拆除。
举个例子,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,有一位农民多年前就在耕地上建房,但最终还是被依法拆除。对于国家来说,保护耕地面积,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红线是不容被突破。
第二类,没有经过合法审批的房子
现在很多农民都没有经过合法审批,私自建房,然后再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,这是不被允许的。正确的做法是,必须经过村委会的审核、乡镇政府的审核,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批等多个环节。
如果未依法取得宅基地批准手续,或者未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宅基地的,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,逾期不改的,那就只能依法进行强行拆除。
第三类,不按建筑图纸修建的房屋
一些农民居民在建造房子时,不按建筑图纸进行建房。主要有两种情况:一个是增加了楼层。比如,建筑图纸显示只能盖三层楼的房子,现在变成四层楼。另一个是农民在建造宅基地时,本来批了160平米,现在盖了300平米的房子。如果发生像这样不按建筑图纸建造的房子,也是会被勒令限期改正,否则就会被依法强行拆除。
第四类,没有农村户口私自建房的
根据相关规定,只有拥有当地农村户口的人,才能申请宅基地建房。这个政策主要目的就是,防止城里人到农村去建房,占用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。
据民政部和公安部的联合调查数据,截至2024年底,全国约有380万非农户籍人口在农村拥有宅基地,总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。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突出,这给农村有限的宅基地资源带来极大的压力。像这类房子也是要被强行拆除的。
面对农村自建房严查行动的到来,普通村民应该主动了解这方面的政策,这样可以知道自己的房屋是否合法。如果发现自家的房子存在违规行为,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,应该主动配合整改。而对于地方政府,在执行该项政策时,要更具有人性化,尊重村民的意愿,合理安排补偿和安置方案,这样才能让整治工作顺利推进。
东南配资-加杠杆软件-配资股网-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