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南岳阳,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与体育赛道总决赛争夺赛(中职组)赛场上,吉林女子学校(简称吉林女校)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于夕钰、尹美涵、甄晗宇同学用指尖的温度、科技的智慧与非遗文化深情,将一场婴幼儿午睡照护演绎成一曲“爱的怀抱”,征服了来自全国的评委团,为我省在该赛事该赛道上夺得金奖,实现了零的突破。
参赛团队在赛场合影。
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教育综合性赛事。本届教育与体育赛道总决赛争夺赛自8月28日在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开赛以来,共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1支代表队同台竞技,赛场内外剑拔弩张,每一秒都关乎成败。
金奖的背后,是无数个日夜的淬炼与坚守。
今年大赛赛制迎来重大调整——比赛时间从7分钟延长至1小时,评委来自体育、教育、医疗等多领域,项目跨度极大。而对手同样实力不凡,有的展示篮球训练管理系统,有的呈现创新课堂模式,竞争异常激烈。
展开剩余66%面对挑战,指导教师胡芮嘉、邵媛率队深入多地幼儿园实地调研,精准捕捉行业最新需求与保育实践中的痛点,不仅为赛事做准备,更是为了紧密对接行业前沿,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保育人才。
7月酷暑,备赛节奏近乎严酷。于夕钰频繁往返于四平与吉林之间,脾胃不适仍坚持训练,吐完擦干眼泪继续练;尹美涵带病奔波于医院和学校,身体虚弱却意志坚定;甄晗宇基础稍弱,便以勤补拙,凌晨3点打手电背诵流程,5点钟实训室已响起她练习的声音。
指导教师同样全力奔赴:胡芮嘉刚经历胆囊摘除手术,却仍一字一动作地抠细节;邵媛与学生们同住宿舍,两岁幼子只能通过视频感受母爱。她们构建“训-赛-创-研”四维培养体系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保育深度融合,开发出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竞赛方案。
赛场上,吉林女校直击三大行业痛点——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化、文化传承碎片化、安全检查形式化。她们以智能科技守护健康、非遗记忆浸润童心、三方协同筑牢安全为解决方案,推出微课二维码应急学习资源、“五味果饮”营养干预方案,乃至通过粽形叠被等视觉元素,实现文化融入与环境育人。
每一个细节,都经历千次打磨:抱娃动作需练习两三天直至形成肌肉记忆,安抚、梳头、检物、诵歌等微小技能点皆反复锤炼。她们对待仿真娃娃如真实婴儿,轻抱轻放、低声细语——正如一位评委所言:“职业素养,就体现在无人注视时如何对待一个假娃娃。”
当颁奖音乐响起,3名女孩身着参赛服登上领奖台,手中奖牌熠熠生辉。这一刻,不仅是个人的荣耀,更是我市职业教育的历史性突破。金牌的背后,是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,是智慧化保育实训室等先进硬件的有力支撑,更是“把爱融入每一个动作”的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吉林女校党委书记王鲁芳表示:“学校始终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。备赛期间,各部门放弃假期,全力保障训练所需,从心理辅导到营养支持,从技术指导到后勤服务,全方位护航学生成长。我们不仅要为我市职业教育争得荣誉,更要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。我们坚信,技术可以训练,但唯有爱,无法模拟。而这,正是职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。”
这枚沉甸甸的金牌,不仅属于参赛学生和教师,更属于所有在职业教育道路上默默耕耘的追梦人。她们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教育不在高调的口号里,而在每一次轻声细语、每一次温柔托举之中。
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单汝峰
来源:吉林市融媒体中心
编辑:张恩畅
初审:彭亚娟
复审:张亦弛
终审:肖模喜
发布于:北京市东南配资-加杠杆软件-配资股网-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