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退出的两位:副攻王奥芊和接应杨舒茗。 这俩姑娘一个18岁,一个还不到17岁,去年刚进国家队,世联赛上也露过几次面,但表现确实一般。 力量跟不上成年队节奏,进攻总像“软拳头”,教练组可能觉得,与其在成年队硬扛,不如去U21世锦赛练练基本功。 现在她俩的社交账号IP都显示在河北秦皇岛,那边正集训着中国U21女排呢,基本确定是去带新人了。
再看回归的高意。 这位27岁的上海副攻,上一次穿国家队战袍还是几年前的事。 但她最近被福建漳州媒体实锤“杀回”了,这消息一传出来,球迷们都拍大腿:“早该让高意回来了! ”
为啥盼着她? 看看世联赛暴露的问题就明白。 总决赛半决赛打波兰,中国队每局都没上20分,副攻线简直“隐身”。 波兰队的副攻能飞、能跳、能拦,把中国队的主攻和接应压得喘不过气。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:咱们副攻缺的不是人数,是能“炸场子”的狠角色。
高意有啥本事? 她的扣球高度能摸到3.09米,这数据放国内副攻圈里绝对是“天花板”。 以前打比赛,她经常一个背飞把球砸在对方场地空当,对手拦网手根本够不着。 虽然拦网不如颜妮、徐云丽这些老前辈稳,但现在国家队的年轻副攻里,她的网口威胁算顶流了。
不过高意也有“痛点”。 从2017年第一次进国家队到现在,她在主力位置上坐得并不稳。 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替补席上鼓掌,上场机会少,状态也时好时坏。 现在她刚过27岁,对运动员来说正是“当打之年”,这次回归与其说是“机会”,不如说是“最后窗口”。中国女排现在大力培养新人,要是她再抓不住,以后可能真没机会了。
再说说现在国家队的副攻线。 王媛媛打了好几年主力,经验是有的,但进攻手段偏单一;陈厚羽、万梓玥这些小将还嫩,比赛中容易紧张。 高意要是能融入,和她们搭个“老带新”组合,说不定能补上“快攻+拦网”的短板。 主教练赵勇最近也在调整战术,听说在重点练副攻的背飞和短平快,高意的背飞正好能派上用场。
现在集训地在漳州,每天训练强度不小。 高意刚归队,得先跟二传张籽萱磨合传球节奏,再和队友练战术配合。 以前她总被说“进攻太独”,现在可能得改改,多给主攻和接应传球,把副攻的“牵制作用”发挥出来。
U21那边的小将也没闲着。 王奥芊和杨舒茗到了秦皇岛,每天跟着U21队伍练发球、垫球、战术跑位。 她们的目标是今年世锦赛,虽然不用跟成年队主力竞争,但要是能在U21打出名堂,将来还是有机会再敲国家队大门的。
说回高意,她最近在社交平台发了张训练照,配文是“重新出发”。 评论区里,老球迷都在喊:“高意加油,我们需要你的背飞! ”新球迷则问:“高意是谁? 这么厉害? ”这大概就是她的现状,曾经被低估,现在需要用实力重新证明自己。
国家队教练组这次调整集训名单,其实就俩目的:一是让年轻球员去更低龄的赛场积累经验,二是把有经验的“老将”召回补强短板。 高意的回归,本质上是为了弥补副攻线的“火力缺口”。
现在距离世锦赛还有不到一个月,集训队每天的训练内容都细化到分钟。 高意每天最早到场地练跳跃,最晚走的时候还在加练拦网。 她知道,这次机会来得不容易,要是再抓不住,可能真的要和国家队说再见了。
U21的姑娘们也在拼命。 王奥芊以前力量弱,现在每天加练举杠铃;杨舒茗传球总不到位,教练让她对着墙练抛球,一练就是两小时。 她们心里也清楚,这次去U21不是“镀金”,是真刀真枪地拼,为的是将来能杀回成年队。
中国女排的集训场上,永远有新老交替的故事。 有人离开,有人回来,有人第一次穿上国家队队服,有人带着遗憾重新出发。 高意的回归,只是这个故事里的一个章节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要看她和队友们在赛场上的表现。
东南配资-加杠杆软件-配资股网-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